“ 我的小孩這麼好動,整天都靜不下來,是不是過動兒?”是我在門診中常常被家長所詢問的問題,由此可見,家長們常常將“好動”與“過動”劃上等號,認為孩子活潑、愛玩、好動就是過動兒。其實在醫學上,“過動兒”的診斷有一個相當嚴謹的判斷標準,一個活動量大、注意易分散、耐心不夠的小孩的確較易發生過動障礙,但決不是對等關係,這是在導入主題前所必須澄清的一個觀念。
診斷標準
過動兒,醫學上稱為“注意力欠缺過動障礙”,主要包含三個層面的障礙:注意力集中時間短暫、過動性、衝動性。其診斷標準為:產生下述的行為障礙中八項以上且持續超過六個月,發病年齡要在七歲以前,不符合自閉症的診斷標準(有些自閉症小孩也會有過動障礙),方可診斷成立:
1.坐在椅子上會躊躇不安的玩腳或玩手。
2.無法久坐,上課時間跑來跑去。
3.易受外界刺激影響。
4.在團體生活或游戲時,無法照規矩等候。
5.問題尚未問完便匆促回答。
6.做事常常半途而廢,耐心不夠。
7.遊戲或上課時無法專心。
8.東西做一半又跑去做另一件事。
9.無法靜靜的玩遊戲。
10.常大聲說話而造成聲音沙啞。 (尖叫?)
11.常突然就插入別人活動中,不在乎別人想法。
12.別人講的話常當耳邊風,一下就忘了。
13.經常落東落西。
14.從事一些危險行為而不知其危險性。
此外,除了以上行為障礙,過動兒還常合併發生其他發展性障礙,最常見的是感覺運動協調障礙及認知學習障礙。所謂感覺運動協調障礙就是一般所稱的感覺統合失調,尤其是前庭平衡系統發展遲緩最為常見,其次為感覺過度敏感(如:觸覺防禦),當然也可能產生語言、情緒、行為規範及適應等障礙,造成更多更複雜的問題。
留言列表